2.改善和提高基本的站立姿势、起步和侧跑技术。
3、提高和提高双手在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1、提高控球能力。
2、基本站立姿势:弯曲膝盖降低重心,身体稍微前倾,保持平衡。
3、起步:起步快,踩踏有力。
4、侧跑:人向前跑,头侧向一边。
5、传球:肘部不要向外张开,而是推、伸、转、推。 接球:伸展双臂接球并回到垫子上。 1. 球练习:投球前高五,练习持球绕圈。
2、根据老师的手势或信号,做出不同方向的基本站立姿势。 从基本站立位置开始并观察信号。
3、迎头传接球、三角传接球。
4.“角篮球”比赛。
1. 3. 面对面传球,3-2 1. 熟悉的球练习
2.运动:改变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奔跑
3、双手放在胸前就地射击
1、通过球类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改进和提高变向、变速的技术。
3、提高和提高原地徒手胸部射击的射击技术,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1、提高控球能力。
2、变向第一步是斜前行,快速迈出,重心低,步子短而快。
3、传球:肘部不要向外张开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而是推、伸、转、推。 接球:伸展双臂接球并回到垫子上。
1、球练习:来回抛球、接球,练习各部位持球。
2. 按照信号进行变速跑步练习。 绕过障碍物。 综合练习:起步——侧跑——改变方向和速度。
3.游戏:“偷球”。
4.“四角球传球”.31。 熟悉球类练习
2. 移动方式:滑动
三、传接球到位,双手在胸前 1、通过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热情。
2、改进和提高滑动技术。
3.复习双手在胸前传球和接球的技术。 1.提高控球能力。
2、重心低,踩踏有力,动作快,要求平衡。
3、用力推地,伸展双臂,转动手腕外翻,协调上下肢。 1、球练习:练习手各部位投球、接球。
2. 使用手势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滑动。 做三角形幻灯片。
3、投篮练习及比赛:“看谁投篮准”。
4、双手在胸前传接球——向左(右)滑动——双手在胸前到位射门。
4.1. 熟悉球类练习
2、急停:一级急停、二级急停
三、单手肩投篮到位 1、通过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体验并初步掌握急停动作。
3、提高和提高原地单手肩射技术,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1.提高控球能力。
2、降低重心,保持身体平衡。
3、持球平稳,用手指和手腕控制球,投篮时上下肢协调。
4. 1. 球训练:练习手部各部位投球和接球。
2、步行或慢跑时,听信号,一级或两级紧急停止。 开始和紧急停止接力赛。
3、定点投篮(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移动篮投篮、比赛:“定时投篮”或“定球投篮”。
4、双手在胸前传接球——紧急停止——单手放在肩膀上就地射门。
5.1. 熟悉球类练习
2、步行时单手肩拍
三、“Z”形跑 1、通过控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提高和增强边走边运球和边投篮边单手投篮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提高控球能力。
2、交叉台阶大,上台阶小而高,伸扣协调。
3、注意一、二、小、三高跳的节奏。
4、快速移动,用力侧推。 1、球练习:手指间弹球,单手向不同位置和方向投球和接球。
2、绕篮球场呈“Z”字形跑动。 综合练习:启动-急停-变向变速跑、反向跑。
3、分组练习篮下投篮:自投篮、自抢球、自传球后练习轮换。
4. 走路时将一只手放在肩膀上拍摄。
61.熟悉球类练习
2、移动步法综合练习 3、行进中进一步掌握肩投技术 1、通过球类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热情。
2.改进和提高所学的步法。
3. 3.进一步掌握行进中肩射的技术。 完成您自己的运球和投篮练习。 1.提高控球能力。
2、移动速度快,重心低,保持身体平衡。
3、交叉台阶大,上台阶小而高,伸扣协调。
4、注意一、二、小、三高跳的节奏。 1、球类练习:提膝圈、抬腿圈、胯下8字圈。
2. 慢跑时,回顾一下你学过的动作。 移动步法接力。
3.练习投静态球。
4、完成单手边走边肩射的练习
5.游戏:运球“干扰球”.71. 熟悉球类练习
2. 跨步
三、进一步提高旅途中的肩投练习 1、通过球类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学会迈步。
3、复习和提高渐进式肩射技术,培养学生的敏感度和协调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提高控球能力。
2、弯曲膝盖,低重心用力推地
3、熟练的不看球运球能力。
4、节奏明显,跳投在空中停顿。 1、球练习:在胯下前后投球,在体侧单手左右投球。
2、原地徒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迈步。
3、比赛方式:小组赛
4、完成步行时单手肩射的练习。81. 熟悉球类练习
2. 转身
3、边走边运球、急停、投篮。
4. 1.通过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5. 2. 学习转身动作。
6. 3.学习边移动边运球的技术,进一步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1.提高控球能力。
2、弯曲膝盖降低重心,以前脚掌为轴,离地并快速转身。
3.正确的技术和控球能力。 1、球练习:胯下运球,用身体侧面前后推拉球。
2、原地运球并做转身练习。
3.直线运球练习。
4、“移动篮”游戏:利用双手传球、接球、运球、急停、开始运球等方式,将球放入移动篮内。91. 熟悉球类练习
2. 退后一步
3、边移动边运球、投篮。
四、教学竞赛 1、通过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学习后退动作。
3.在行进中提高和提高运球技术,进一步提高控球能力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素质。 1.提高控球能力。
2、踢离地后快速后退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重心稳定。
3.正确的技术和控球能力。 1、球训练:胯下运球图8。
2、两人一组练习边走边转身、后退。
3、听信号,边移动边上下运球。
4. 绕圈接力。
5、半场运球——移动中的单手高手投篮。
10.熟悉球类练习
2、综合练习
三、教学竞赛 1、通过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巩固所学的动作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进行规则简单的教学竞赛。 1.提高控球能力。
2、传接球动作协调合理,射门正确。
3、灵活应用所学技术的能力。 1、球练习:自主选择性练习。
2、行进中运、传、接、射综合训练。
3、“三对三”比赛。
练习时保证安全,人球兼顾,保持合理的练习顺序。
比赛时要注意安全,利用规则合理碰撞。 评价与方法 边走边带球:动作正确、熟练、目光向前。
边走边单手肩投:一步接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节奏,在空中熟练停射。
竞争评价:充分体现在“竞争”和“协作”两个方面。
初中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第 4 部分
学习篮球后,大多数学生仍然不知道什么是走球,什么是双运球。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将篮球规则作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未将其纳入实践课的教学中。 学生理论课的听讲能力一般。 而且,学生对篮球的热爱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理论课结束后,我能记得的就很少了。 在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篮球比赛中,时常出现学生持球在球场上奔跑的情况,有的还故意用脚踢球。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另外,学生对参加篮球运动兴趣不大。 我们在教学中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通常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 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寻找出路。 以便制定出更好的、更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案。
一、制定学生篮球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2、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篮球技术掌握的现状,并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传授篮球技术,讲解篮球规则。 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我们需要进行改革,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
3、篮球教学计划的制定(共8课)并简单分析
1、动作技巧:包括滑步、退步、侧跑、倒跑、急停等。 在制定这个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以前学习基础不好的同学应该重新学习,加强篮球防守练习。 在这种教学中,可以用游戏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我们需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动作技术的教学,我们需要在户外课堂教学中讲解篮球的规则。 例如,在本课中,我们在讲解滑动步骤的同时,还可以向学生讲解游戏练习中所使用的方法。 滑步在游戏中主要用于防守,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向学生解释一下规则中涉及到的一些规则,例如“合法防守位置”、“圆柱原理”、“阻挡”、“击中某人”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防守位置,什么是正确的防守方法,从而避免课余参加篮球比赛时出现不必要的犯规。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不仅完成了动作技术的教学,还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提高了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以前是专门组织机构来讲解规则的,他们听得很认真。 但他们下来之后,实际应用却很不理想。 我们现行的技术加理论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他们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2、运球技巧:包括原地高低运球、原地身前运球、行进中直线快速运球、行进中身前运球等。 在本课的制定中,认为原地带球是基础。 练习原地带球是为移动中的带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当学生第一次触球时,可以增加徒手篮球的经验。 感觉,即球感和手感的练习。
本课涉及的规则有:非法运球(双运球)、走球、踢球、转手腕、将球回后场等。
3、传球:
练习原地传接球,包括双手抱胸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侧身传接球、篮板球。 边移动边传接球,边移动边掩护练习短传,边移动边练习长传。 涉及规则:失球、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
4.移动中拍摄:单手移动中拍摄,单手主移动中拍摄。 规则说明:比赛时间为4×10分钟,有暂停和换人。
5、带球突破:带球跨步突破
6. 罚球练习,并讲解罚球位置和规则。 规则解释:个人犯规、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7、教学比赛:讲解比赛的组织和裁判的执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