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我认识的里约人中,如果你问“巴西国家博物馆在哪里?”,很多人都答不上来。 知道它在哪里的人大概都是喜欢历史或者家里有孩子的人。 刚刚查了一个比较权威的网站(),里约推荐景点中,巴西国家博物馆排名第113位。 甚至有的商场都排在它前面,可见它并不受游客青睐。
巴西国家博物馆在里约推荐景点排名中位列第113位
2015年我去过一次,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建筑。 这座雄伟的建筑经常可以在一百多年前的里约老照片中看到,但它总是孤零零的。 张先生说,因为周围都是新开发的山区,而当时里约的城市生活还主要集中在靠海的市中心。
1870年,当时的名字是“圣克里斯托瓦尔宫”
巴西国家博物馆于1892年迁入宫殿,原为王室住所。 一位葡萄牙国王和两位巴西皇帝住在那里。 这三人是有祖孙关系的。 博物馆的许多藏品都属于“孙子”佩德罗二世的收藏。 佩德罗二世赶上了相机时代,因此他留下了图像数据。 他是一位英俊的国王,气质略显忧郁。
佩德罗二世和他的女儿伊莎贝尔公主(这里插一句:巴西王室的女性大多嫁给英俊的丈夫,却很少继承父辈的美貌)
火灾发生后,馆长表示,巴西国家博物馆藏品超过2000万件。 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只有800万件。 馆长自然不可能在数据上撒谎。 据估计,这个数字包括大量文献和生物标本。 佩德罗二世的私人图书馆也位于大楼内。
以下是一些对我影响深远的藏品:
1: ó陨石
被誉为“博物馆之宝”,放置在博物馆门口。 这是巴西发现的最大的铁陨石,重量超过五吨。
火灾发生前
1784年,在巴西东北部的巴伊亚州,一个小男孩在寻找一头丢失的牛时,意外发现了一块铁陨石。 当时它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二大陨石。
将其从山区搬到里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起初用了几十头牛来拉车,但后来车失控,陨石掉进了小溪里。 一百多年后,一位退役海军军官负责运输它。 他的人马费尽心机,包括马车、铁路、轮船,终于在1888年把它运到了现在的地点。
运输的经历似乎比铁陨石本身还要传奇。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木制复制品,可见它已经名声大噪。
我和一位美国地质学博士一起去了。 他说,这么大的铁陨石确实很少见。 入口处放置的铁陨石也印证了博物馆的主题:自然历史博物馆。
当年运送陨石的场景
由于材质特殊,在火灾中幸存下来
2:卢齐亚人类化石
据说这是在美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也被誉为“巴西第一女性”。 它的主人生活在大约11,500年前。 她是一名20多岁的女性,身高约1.5米。 1975年,法国考古学家在巴西米纳斯州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它。
露西亚很重要,因为她帮助考古学家了解美洲人类的起源。 人们一直认为国家足球博物馆,美洲最早的居民是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而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白令海峡出现陆桥之前,美洲就已经有人类居住。 他们很可能是从大洋洲或非洲乘船来到美洲的。 因为海平面比现在低,所以有很多小岛可以中转。
Lucia这个名字是为了向1974年发现的“露西”致敬。露西是迄今为止发掘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320万年,被称为“人类最早的祖先”。
目前,消防队怀疑在火灾现场发现了露西亚的头骨,但许多官员对露西亚的生还不抱希望。
露西娅生前大概是这个样子
3:大量前哥伦布时期文物收藏
博物馆除了来自秘鲁等国的文物外,还藏有大量在巴西发现的前哥伦布时期的陶器,大概是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制作的。
考古界一直认为,像巴西这样具有明显热带地貌的地区,尤其是亚马逊河流域,很难产生文明,因为自然的力量太大,人类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复杂社会。 但考古学家在亚马逊盆地的两个地区发现了文明的痕迹,一是亚马逊河口附近的马拉若岛,二是亚马逊河与其支流塔帕若斯河交汇处的圣塔伦地区。
出土的陶器表明,当时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水平。 但考古界一直存在争议,认为将其定义为“文明”并不合适,最多只能达到“文化”的水平。 另一个争议是,靠近海口的马拉若岛不应被纳入亚马逊雨林。
最后说一下一些感想。
当我参观巴西国家博物馆时,我发现楼梯间和黑暗的走廊里随意堆放着大量装有爬行动物和昆虫标本的玻璃瓶。 我估计这些是 2000 万件藏品中的一部分。 管理缺失,多半是财力不足造成的。 火灾一发生,有关博物馆“缺钱”的消息纷纷传出。 甚至有人找到了2004年的消息,称当时已经发现了火灾隐患,但缺乏资金支持。 有人更激进,甚至挖出了1950年的新闻。原来,当时博物馆就已经开始呼吁社会救助了。 这说明目前巴西的经济危机并不能用来解释博物馆的困境。 即使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社会对文化保护仍然不重视,甚至演变成一种消极传统。
巴西人是一个非常重视感官享受的民族。 他们追求当下的快乐,所以对他们来说,足球和狂欢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有钱,至少保证建一个体育场,投资嘉年华。 对于巴西人来说国家足球博物馆,体育场就是他们的卢浮宫。 当巴西人就国家博物馆遗址问题向政府提出质疑时,他们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 巴西即将于今年10月举行总统选举。 在总统候选人中,只有两人在竞选演讲中提到了博物馆的修复。 我们都知道,总统候选人会刻意放大公众关心的话题来拉选票。 可见,博物馆修复不会得到巴西公众的共鸣和关注。
因此国家足球博物馆,将火灾描述为“全国性的自杀”并不准确,而应称为“全国性的慢性自杀”。 里约已经是巴西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城市,但里约的文化活动却很少。 一位常驻里约多年的英国《卫报》记者在卸任前撰文,感叹里约缺乏文化活动。 他说,他在北京生活了九年。 来到里约后,他非常怀念北京的文化氛围,认为这是巴西的遗憾。
当火灾发生时,我为那些毕生致力于巴西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的人们感到难过。 巴西幅员辽阔,使得前往内陆的旅程异常艰难,数百年的积累和血汗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这让我想起2011年我从亚马逊雨林的一个印第安村庄得到一件陶器,我一路捧着它,走了很多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快艇,坐了车,转乘了两次。 飞机,但出租车刚到我家门口,司机就踩刹车,陶器碎成了两半。 这就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