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护旗手选拔活动训练营初赛哈尔滨站拉开帷幕

日前,由国际足联、万达集团主办,万达主题娱乐、中国青年报社协办、中国足球协会支持的世界杯护旗手选拔训练营哈尔滨预选赛拉开帷幕。学校和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哈尔滨会展足球比赛,驻扎哈尔滨。 万达宝马冰雪乐园开业。

哈尔滨赛区集训共有108名考生进入初赛,郭文博是108名考生之一。 该赛区的6名选手将进入最后一轮PK,与全国其他5个赛区的30名选手争夺2018年世界杯旗手名额。

据了解,世界杯旗手选拔活动自去年12月15日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627名青少年报名,超过69万人通过网络投票为他们加油。 根据票数排名和报名情况,组委会确定了600余名旗卫候选人进入训练营初赛选拔。 除哈尔滨外,合肥、南宁、南昌、西双版纳、青岛等地的万达乐园也相继推出评选活动。 各地训练营将选拔六名球员参加二月份的最终选拔。

本次集训预赛分为综合素质考核、体能考核、足球专项测试三个部分,考察队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 队员们根据年龄分为六组,需要完成“用足球说嗨”主题演讲,足球青少年选拔赛包括知识竞赛、五分钟跳绳、一分钟带球、接球和控球、以及准确的传球。

为保证集训的专业性和公平性,中国足校教练员将对本次选拔进行指导和设计测试方案。 各组组长将对本组比赛的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以确保比赛过程公平、公正。

在哈尔滨万达宝马冰雪乐园,由教育部体育健康艺术教育司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影像展”也在园区内同期展出。 展出作品围绕“青春”、“筑梦”、“记忆”三大主题,体现了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全社会关心支持校园发展的良好氛围。足球。

国际足联旗手项目是国际足联青少年项目的组成部分,也是万达集团独家赞助国际足联项目的权利之一。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在俄罗斯举行,届时,国际足联选拔的旗手将参与护送国际足联旗帜进入世界杯赛场的任务。

与校园足球一起成长

如果不是近年来校园足球的加速发展,郭文博现在可能正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中学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对他来说有“先天不足”。 哈尔滨三十九中副校长孟凡宇介绍,哈尔滨三十九中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三批国家校园足球学校,有权自主招收足球特长生。 。 郭文博因擅长足球而被学校特招。 。

来到哈尔滨三十九中后,郭文博不仅文化课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足球技术也越来越精湛。 为提高学生足球技能,三十九中实施“把足球带进课堂”、“定期举办校园联赛”、“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营造校园良好的足球氛围。

“周末或者放学后,教练会带我们去训练,他还经常在其他地方租更好的室内足球场带我们去训练。” 郭文博说,如果不是学校出钱让他们免费训练,他可能就只能踢足球了。 作为一种爱好,更不用说进步到足以参加比赛了。

在校足球队,队友们称郭文博为“中场之王”。 在刚刚结束的2017“民教杯”中国科技城(绵阳)全国校园足球邀请赛中,他单场打进7球。 他以一粒进球获得了“最佳射手”的荣誉,并带领球队获得了比赛的第三名。 “像足球明星梅西一样代表国家踢球”是这位年轻足球运动员未来的愿望。

同样因为校园足球的发展而改变他人生的还有郭文博的队友杨靖军。 这个在教练眼里有点矜持甚至自卑的孩子,因为踢球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除了伤病之外,他几乎每天都会练习一段时间。 杨靖军的偶像是巴西国家男足球员内马尔。 他在视频前已经练习了内马尔的“范式踢法”两年多了。 “呼”的一声,杨敬军在哈尔滨万达宝马冰雪乐园选拔现场开始踢球并进行示范,充满阳光和自信。

2017年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组长陈宝生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领导小组与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备忘录签字仪式上指出专区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足球出现了诸多制约因素。 重点问题得到解决,取得阶段性进展。 首先,“某人有自己的想法”。 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同志,以及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关同志哈尔滨会展足球比赛,从政策层面对校园足球进行战略谋划和关心,建立了校园足球发展的指挥体系。 二是“有人管事”。 三年来,新增足球教师7万余名,选派教练员、运动员1000余名出国培训,引进外籍足球教练360余名来华执教,打造了一支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已初步成立。 第三,“我们有钱办事”。 中央加大投入,带动地方政府投资近200亿元,建设足球场馆5万余元,提前完成三年内建设2万所足球专用学校的五年任务。 四是“做事有规矩”。 教学、训练、比赛三大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校园足球发展的完整制度体系。

万达乐园为青少年了解校园足球“打开一扇窗”

“校园足球这几年发展很快,知名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我感觉还是比赛次数太少、频率不够,学校之间的沟通还不够。” 夏楠是哈尔滨市第三十九中学的足球教练,自1997年开始从事足球队训练,拥有20多年的执教经验。 在他看来,足球比赛对于校园足球的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游戏,训练和教学都会逐渐消失。 获得了动力。

此外,校园足球还存在师资短缺、学校缺乏高水平教练员的问题。 夏楠说,三十九中是当地比较有名的足球学校。 即便如此,学校里的足球教练也只是寥寥几人,与高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如何训练到高水平?” 的球员?”

据了解,教育部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密度的足球师资培训。 去年培训了5000多名足球骨干教师,并计划三年内对足球专科学校进行足球教师轮换,解决足球师资短缺问题。 刻不容缓,但其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

此外,场地和资金也是限制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因素。 媒体此前对东中西4个城市的近10所学校进行实地走访时发现,较早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至少拥有一块塑料或人造草坪球场。 这是政府部门近年来努力鼓励学校拨款建设校园足球开展的结果。 大多数学校的场地条件比较简陋,基本只有泥土场地。 孩子们晴天在泥土中训练,雨天在泥土中训练。

目前校园足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补助、体育系统校园足球经费和教育经费。 由于资金有限,大部分学校都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除了硬件设施配套外,很多家长的观念并没有改变。 “踢足球影响学习成绩,得不偿失”成为家长拒绝孩子学足球的理由。 杨靖军说哈尔滨会展足球比赛,父亲和奶奶都不同意他练足球。 如果不是他妈妈相信踢足球有益健康,一直在家为他辛苦劳作,他早就不能踢球了。

“校园足球需要自己的造血,这就涉及到与足球俱乐部融合的问题。现在,足球俱乐部和学校是脱钩的,学校注重学习,俱乐部注重训练,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将来。 。” 中国足校文教部高级教练苏少才说。

他对本次世界杯旗手选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通过这次活动,让年轻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从观念上跟上足球产业的发展。” 苏少才认为,参加足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学习足球可以培养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等品质。 “万达支持的这项活动相当于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希望这样的窗户越多越好。”

集训选拔结束后,108名考生还参观了哈尔滨万达宝马冰雪乐园,体验了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的乐趣。 万达表示,踢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无论选拔结果如何,都希望参赛者能够开开心心回家。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1月26日第05页)